中國在成為世界罐頭生產大后方的同時,卻欠缺一批強有力的全球和全國性品牌!500g玻璃瓶青刀豆罐頭,在巴黎機場的超市買價10歐元,而我國的出口價連2歐元都不到。究其原因是我們沒有品牌,沒有市場網絡,市場受制于人,不能進入終端市場。買價走低,利潤減少是我國整個罐頭出口行業的頑癥,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生存和長遠發展。
尤為令人擔憂的是我國水產品罐頭加工企業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十分薄弱,核心競爭力實質只是所謂的低價格優勢。國內的大部分果蔬罐頭加工企業不重視產品的研發和科技投入,不注重企業人才培養與引進,造成企業研發人才和研發設施缺乏,從而導致企業研發與創新能力差,技術水平落后,產品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罐頭食品加工流程經過原料處理、分選、修整、裝罐、密封、殺菌、冷卻而制成,與其它食品一樣,加工環境、機械設備、加工用水、撼料及操作人員都可能成為微生物污染源。通過實地考察,記者發現,從在原料進廠到殺菌冷卻,有兩個環節極易受到微生微的污染。一是食品原料在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過程中,常常與外界環境接觸,外界環境中的微生物常常會侵入食品中造成對食品的污染。二是在裝罐環節,經清洗消毒好的原料應盡快裝罐,否則易造成污染,即菌或密封過程不完全時,罐頭食品容易腐敗而不能食用。
罐頭加工是目前最安全的食品加工方法之一,加工工藝安全可靠,不使用任何防腐劑,最大限度保證了食品的安全、衛生和原汁原味。罐頭食品的健康理念已經被愈來愈多的人所接受和認知,開始展現巨大發展潛力和前景。但是,加快發展必然會遇到更多挑戰,惟有求新求變方能持續發展。在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的今天,罐頭必須在創新中謀發展。
據業內人士透露,出口的水產品罐頭“含金量”很高,其平均單價比冷凍水產品高50%以上,有些甚至高達3~5倍。因此建議水產品生產企業積極拓展罐頭出口市場,企業還可將生產、加工、運銷部門密切合作,組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實現出口水產品從單一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多元化結構轉型,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對于罐頭加工設備企業上,必須抓好產業升級,加快機械化連續化改造,利用現代加工技術和裝備,實現罐頭加工流程化和智能化,提升現代工業水平,提高水產品加工效率。